《狮子王》: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的佳作

青哎美食 2023-08-05 20:46:16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专注于不专业的电影解说小麦~

1994版《狮子王》在当年一经上映便深受影迷们的追捧和喜爱,获奖无数,其中就包括第22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两项大奖和第52届美国金球奖的三项大奖,国内豆瓣也给出了9.0分的高分评价,位列Top250排行榜第55名。

作为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1994版《狮子王》可以说是迪士尼最严肃的作品之一了,抛开其诙谐幽默的喜剧元素和音乐剧类型的轻松欢快,它的内核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古老故事,颇为深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1994版《狮子王》作为一部动画电影来说故事情节通俗易懂,毫不复杂,简言之就是国王被奸人设计害死,王位被夺,年龄尚小的王位继承人四处逃亡,渐渐懂得了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与使命,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王者。

木法沙、刀疤以及辛巴这三任荣耀国的狮子王,也是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都是将《哈姆雷特》中的人物直接替换掉,尤其是辛巴,简直就是动物版的哈姆雷特,他们都对于自己的复仇瞻前顾后、当断不断。

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对于自己的复仇犹豫不决,西方学者近百年来从方方面面进行了揣测和解读,他们认为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更加强调人物的行为,而不是人物的整体塑造,他的剧作中使用了大篇幅的独白,让读者看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机,这也是莎士比亚之所以被称为“超越时代的天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在1994版《狮子王》里,迪士尼针对这一问题似乎给出了更为简单又合乎情理的解读,刀疤设计害死了木法沙,从而让辛巴以为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才害死了父亲,由于愧疚的心理作祟,辛巴始终在逃避,直到长大。

不得不说,这样的解读看似浅显,却又合情合理,不禁让人赞叹,也许有些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因为我们把它看得太过复杂,所以才迟迟找不到真相,有时真相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颇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

当然了,作为一部受众群体以孩子居多的动画电影,1994版《狮子王》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成长,记得小时候不少小朋友观看完该片之后几乎将辛巴当成了一个成长模版,觉得自己如果能一直依偎在父亲的肩膀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和生活就好了。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见识到了社会的残酷,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从中体会到了成长的不易,我想这也是导演罗杰·阿勒斯和罗伯·明可夫以及迪士尼想要通过这部影片传达的理念和主题之一。

其实片中的反派角色刀疤的实力并不是很强悍,甚至从外形上和它的种种行为我们就能看出来它终究是因为嫉妒心理才心生歹意,就在大家恭贺辛巴出生之时,它在暗处默默诅咒,最后也是凭借诡计害死了老狮王木法沙,登上王座之后根本不爱惜生态的平衡,是一个典型的“卑鄙小人”又无领导才能的形象。

总而言之,1994版《狮子王》作为小朋友的启蒙电影十分合格,而作为成年人的哲理电影也非常完美,不愧于“童年佳片”之称。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66666666666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推荐